2007年12月28日 星期五
免費的!1月20日相招彈藥庫賞鳥囉

11月的土城彈藥庫可是熱鬧非凡,台北樹蛙交配期,還有三隻蛙玩疊疊樂呢!
12月中旬的藍鵲築巢,在陳親家果園,三、四十隻的小藍鵲成群嬉戲,好不樂鬧呢,只可惜那天沒帶相機,沒能拍下那場藍鵲群舞的盛況。

也正因土城彈藥庫鳥況豐碩,台北市野鳥學會將於97年1月20 日,於土城彈藥庫導覽土城彈藥庫的鳥況,導隊有白似珍、、簡宗隆、林澤雄和徐坤崇。 完全免費,也無需事前報名,歡迎愛鳥同好們,結伴來土城彈藥庫賞鳥囉!
賞鳥裝備,請上台北市野鳥學會網站。

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土城京都嵐山差峨野之死 誰殺了她?
心情盪到谷底。
12月13日。 艷陽高照 。
天,很藍,藍到無雲 ,彈藥庫一區黃沙飛揚,灰濛濛的。
昔日山綠草香的都市香格里拉 ,化為烏有。
昔日營房邊的埤塘倒影,烏黑一片 ,山光水景無色盪然 。
似也哀鳴 ,京都嵐山差峨野之死!
一車車的大托拉庫卡車 ,運載重重的黃土,傾倒進這片曾經吸引無數都市俗,留下倩影的水稻田。
短短不到一年的光景,人間仙境美景,變成死寂黃土。
她,
曾是綠黨祕書長潘翰聲口中的small zise的京都嵐山差峨野
2007年12月13日,竟是她的終日。
唉~~~!


步出一區水稻田的"終地"之後,盪到谷底的心情,燃起一絲絲安慰。
這場搶救土城彈藥庫綠林生態之戰,一年多來,
搶救土城寶石 文魯彬拜會李文忠


文魯彬在半年內,三度走訪土城彈藥庫,除了讚賞此地的生態保存完美之外,也非常驚訝,台灣人竟是如此不愛惜鄉土,這點令這位台灣的洋女婿,百思不解。

另一個諷刺的場景是,正在競選第七屆立委的、現任市長盧嘉辰,盧嘉辰在土城市區處處林立的競選看板,標榜的是--"少垃圾、多種樹",這個立意良善的口號,出自盧嘉辰口中,還真是諷刺極點,為了日本種的油桐花,盧嘉辰市長大砍承天寺周圍山林的百年蓮霧大樹;為了蓋大監
獄,身為地方父母官的盧嘉辰市長,接受大砍彈藥庫綠林生態,這種﹂人前中念經、人後燒經」,言行不一的政客,怎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得逞?是土城人被蒙蔽了?還是土城人是次等公民,只能默默承受?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土城彈藥庫青籽仔田菜菜臉 黃影難搖曳囉!
11月23日拍到的興仔的青籽仔田,小小黃花隨風搖,但花影稀稀落落,看來12月,要看到一大片的盛況,恐美夢難成了
下圖:興仔青籽仔花,2007.11.23攝。

下圖:興仔青籽仔花,2007.11.12攝。


11月23日拍到的興仔的青籽仔田,小小黃花隨風搖,但花影稀稀落落,看來12月,要看到一大片的盛況,恐美夢難成了
興仔本來在9月16日,健行之後,穿著給飛躍羚羊紀政簽過名、加過持的運動衣,灑下種子,盼青籽仔爭氣,挾者飛躍羚羊紀政的活力,給它用力長大,沒想到一場柯羅莎颱風,讓大部分的青籽仔,一命嗚呼,有的淹死,存活下來的,又因水分太多,長得營養不良、花小葉弱的,唉!這重看老天臉色的日子,可叫身為假日農夫的興仔,大呼被打敗了
下圖:興仔青籽仔花,2007.09.16攝。

柯羅莎颱風過後一周,青籽田積水未退,美麗的綠肥田,頓成拉里頭了,坑坑巴巴的,很難和普羅旺斯的大遍花海很難聯想在一起啦
下圖:興仔青籽仔花,2007.11.05攝。積水雖退,但多數青籽苗,
死了不少,生命力強勁的雜草,取而代之,遠看似綠油油一遍,近看則是令人大失所望了
x
下圖:2007.11.12攝。勤篤的快樂老農夫,速速灑上油菜花籽
快樂老農夫看到興仔這畝田的慘況,速速在柯羅莎之後,灑下油菜花的種子,盼2008年的一月中旬,能有普羅旺斯般的美麗油菜花田可欣賞啦!
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打開土城彈藥庫的祕密
(攝影:周佳慧/都市改革組織 執行秘書 )
本文作者:周佳慧/OURs都市改革組織 執行秘書
我小時候就住在靠近高速公路旁的那個位置下,因為彈藥庫來就得搬走....這裡水溝和以前一樣清澈,小時候總是在那裡捉溪蝦來吃,現在也還有。到了晚上路旁草叢就會有螢火蟲飛來飛去,現在也是還有,要知道乾淨的土地才會有螢火蟲出現...(當地居民陳述)
(右圖攝影:周佳慧/都市改革組織 執行秘書 )

這裡是前國軍勤篤營區,也是目前俗稱的土城彈藥庫,位於土城市中央心臟地帶,前有市集鬧區集結行政中心,後有山林坡地,其中埤塘四怖,農家散落,同時並存多樣化生態物種,更有保育指標大冠鷲在此棲息。管制區總面積96公頃,是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3.6倍,美國紐約市中央公園的1/3。在解密以前,連住戶親友未攜帶身份證明也無法出入。
如蝴蝶脫蛹蛻變,現在的美好也來自苦難的掙扎。彈藥庫於民國44年落地於土城現址時,原本居住於田園野地的農戶們,被政府將私人農地強制徵收,並指定為禁限建用地,居民被迫遷原居住地,移至紅線管制區內四處。當工業化政策犧牲了農民生活後而慘澹經 營,其間抗爭九次要求軍方開放土地管制,終於自民國90年起陸續開放此地區(共劃分三個區域);而工業化政策犧牲農民生活以致於慘澹經營,93年起行政院農委會與土城市農會協助居民農業轉型為生態休閒「市民農園」,讓危機成為轉機,與因限禁建而留下彌足珍貴的生態棲息地的彈藥庫區域可說不謀而合,讓居民於不景氣的生活中抓住一線生機,毅然決然投入積蓄,延續了以世居土地維生的農村傳統,為土城市市民的使用綠地面積,從51平方 公分(約一張椅子面積),多了96公頃的舒緩空間,提供台北縣市民提供了週休二日的好去處,更結合生態教育為國家棟梁的主人翁建立學習基礎的根基。
然好景不常,95年11月20日蘇貞昌於擔任行政院長期間在媒體上宣布,同意臺北縣長周錫瑋提出土城看守所搬遷至前彈藥庫現址案,目前正辦理擴大都市計畫申請,作全面剷除式的開發,為不知情的農民埋下未來安定生活的地雷,更代替大眾為自然宣告其生死。理由是:土城看守所現址妨礙了土城的發展,而前彈藥庫現址應藉此移除(2007,《我們的未來-臺北縣》文宣品,p.13)。
土城市1/2都是山坡地的地理型態,自有其先天的優勢與條件,用1970年代缺乏基礎建設的建設觀念,來看待21世紀的綠色規劃趨勢,好比愚公移山不切實際。況且94年12月《修訂臺北縣綜合計畫》指出此土城樹林地區應:
落實環境保育,建立與自然共榮的花園都市
再回溯82年《變更土城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書》更清楚指出:
為因應本地區未來人口快速之成長及提昇環境品質,於原軍事禁建區(暫緩發展區)辦理整體規劃時,及於下次通盤檢討補足公園之不足。
如果說好的城市規劃方式,需要順應地理優勢,結合生態資源,並協助產業轉型,那麼「生態城市」便是土城都市計畫應該執行的主要策略,更因此凸顯出前土城彈藥庫現存豐富生態資源的重要性,以及土城作為生態城的發展潛力。
都市計畫與城市發展必須全盤衡量,並且注重公共利益的公平分配,而非犧牲誰的小我去完成遙不可及大我,去塑造某些在上位者或財團的利益。首先,土城看守所的搬遷是否有其必要性?搬遷對大眾的影響為何?對公共政策的發展又為何?再來,將看守所搬遷至此,北縣府一直放出居民得利的煙霧彈,但事實是造就居民的利益還是財團的利益?這樣的空間政策為的是土城人民的願景,還是只有少數幾人在黑箱裡應酬出來的願景?最後再問,若土城看守所等機關非搬遷不可,土城44.69%的閒置工業區(經濟部工業局90年統計資料)在此案上為何未納入考量範圍內?以上種種攸關民眾權益的問題,都是當政者需要細細思量的決策前提。
城市的美可以塑造,渾然天成使於自然的美無法以人工塑造,也無法被取代當你身歷其境時最初的感動,更不用說生態棲息地的重建可以挽回我們因為開發而傷害的物種。今年六月下旬起,洞庭湖水位上升,導致東方田鼠20億田鼠內遷城鎮,由於生態環境失衡,田鼠肆無忌憚地大肆破壞當地經濟作物與生活環境,甚至影響到國家公園保護區。諸如此類重謀利而過度開發帶給人們的教訓,就是自然資源的消逝不復返,也將影響導致人類生存的危機;難道土城市民到時不會因為剷除式的開發,而造成公共安全的危險嗎?
如果還記得94年臺北縣縣長選戰,當時候選人為土城市綠地不足而開出的支票,以及,遠見雜誌《2007年縣市政績總體檢》臺北縣的調查結果,那麼,用土城彈藥庫整體環境的去留,來檢視與督促現任縣長空間政策的完善性吧!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陳總統贊聲! 看守所嘸通搬到土城彈藥庫
陳水扁總統在11月8日親赴土城彈藥庫舊址,聽取有關反對看守所搬遷至土城彈藥庫舊址及將該地規劃為生態公園與親子遊樂區簡報後,總統表示,他贊成土城看守所應搬遷,但是要找另外的地方,不是來土城綠寶石這ㄟ所在。
首度抵達土城彈藥庫的陳總統,一開口就和土城市民搏感情總統說:﹂我的戶籍也曾掛在土城,因為那時被關在看守所內,戶籍就被遷這裡了」。
陳總統表示,看守所如果搬到彈藥庫這裡來,不就是﹂乞丐趕廟公」,陳總統說:「我們民進黨執政以後,我們用心計較,我們有關心地方,有在照顧大家,所以把它騰空以後,我們就要好好的規劃,看守所嘸通搬這裡、這嘸通變監嶽、應該乎伊變成土城ㄟ綠寶石」。 也是執業律師的陳總統,從政以前也常到這坐落在土城的板橋地院出庭打官司,他表示,以前從台北至土城,四周都很空,房子沒有幾間,有很多的稻田,看守所現在變成在市中心,所以要求法務部把它移走,但不贊成從那裡移到這裡,移一段,結果是都一樣的。一個市中心移到另一個市中心,絕對不是正辦(台語:正確的作法)。
陳總統還強調:﹂咱贊成看守所搬走,但是要找另外的地方,不是來土城綠寶石這ㄟ所在,那樣做是乞丐趕廟公」 陳總統說,民進黨執政後,都有照顧大家,彈藥庫搬走後,這塊地要好好規劃,嘸通變成看守所、嘸通變成監獄,這才是地方的福氣。
陳總統還說:板南捷運線是在他台北市之任內動工的,是板橋到南港,後來也是努力讓它延伸到土城,2000年時,終於先通到新埔,再通到土城,以後要再通到頂埔、再到三鶯。
陳總統回憶說,那當時嘛是講金困難、無可能,我嘛是拼,咱就一年拼一條,5年拼5條,那當時我哪是擱繼續在任,會完成擱腳緊,因為我全力在拼政績,嘸像有人一到晚穿褲在慢步。
土城各大重要路口,舉所見都是李文忠和盧嘉辰的競選立委看板,李文忠直接又明白地高舉﹂反對看守所土城搬土城」;盧嘉辰則是標榜﹂爭尊嚴、護家園」空洞的口號,不知爭什麼人的尊嚴、更不明白要護﹂誰的家園」,看守所若繼續留在土城,難道盧市長是要為﹂嫌犯爭尊嚴、護嫌犯的看守所家園?」
當陳總統11月8日在彈藥庫宣示,﹂贊成看守所搬走,但是要找另外的地方,不是來土城綠寶石這ㄟ所在」,身為最基層的地方父母官的土城市長盧嘉辰,非但未曾積極正面回應,竟接受報紙訪問反問陳總統,﹂看守所要搬到哪裡?」盧市長您也未免管得太寬了吧?從土城管到淡水去了吧?
身為土城市長您只要能力持看守所搬離土城,土城市民就阿密陀佛、額手稱慶,要搬到那裡,那是法務部該傷腦筋的,不是您三級地方政府需要擔憂的課題! 彈藥庫住民和土城市民也要問盧市長,請問您反對看守所搬離土城?請問盧嘉辰市長,看守所非得留在土城不可嗎?您可以提出具體的行動,面對您的標語﹂爭尊嚴、護家園」,難道您就是以﹂不滿意、但接受」的喪權辱民的方式﹂爭尊嚴、護家園」
相關媒體報導延伸: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土城彈藥庫三不管 庫房鐵門被偷光光
一區庫房的白鐵卷門,在軍方2007年二月撤除後,一直是緊閉門窗鐵卷

這可是竊佔國家財產的重罪,軍方物資頻頻遭竊,也顯示軍紀不嚴,軍方置之不理,嚴厲的軍法也形同虛設。
三區的住戶還說,半夜還常有大卡車駛進三區的庫房,因裡面除了兩三戶

目前土城彈藥庫區裡,還有28座左右的庫房,最早多達40多座),自2001年開始陸續拆除,2004年至2006年間,現任的土城市長盧嘉辰(目前是國民黨提名的土城三峽地區的立委參選人),曾要求軍方准許把清出的彈藥庫房,交付給土城市公所托管,盧嘉辰說,要發展彈藥庫藝文區,甚至是藝文咖啡館。
這些彈藥庫雖不是儲存重要軍品的庫房,卻是見證國民黨政權在台灣半世紀的設建,一個世代有一個世代的歷史文化。
台北市信義計劃區的﹂四四南村」是多麼殘破不堪,為何還花數億元整建保留下來?
建堂才不過27年的中正紀念堂,台北市政府為何要列為古蹟?其實土城彈藥庫的年代比中正紀念堂、四四南村、全台百來座的蔣中正行館還久遠,它訴說的就是一個﹂動員勘亂時期、國民黨反攻大業」的時代背景,一路陪著國民黨政府退守台灣,臥薪嚐膽,枕戈待旦、反攻大陸的見證。
時代轉輪時至21世紀,21世紀的第一年,政權也輪替了,軍方終於著撤除部分彈藥庫區的軍管,也拆毀一部分的庫房,還給土城市民一個自由開放的空間,這些堅固的庫房,看似不具特色,總也是土城市民、台北縣民的集體記憶,再加上,陰錯陽差所保留下來的完整生態,竟有6個大安森林公園的大小,佔盡土城可使用積的1/6,若大的綠林寶地,若因看守所搬遷進來而大肆開放,必是一場文化及生態的浩劫。
目前多個庫區已快成垃圾山了。

為避免垃圾積如山,已有人在此擋了水泥路擋,但也不知能擋多久。
近日的彈藥庫,更成車床族的樂園,滿地的保險套,一不小心就會踩到咧!而且大膽作為,連大白天都有人在此恩愛,唉!
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11月11日晚上9點鐘請鎖定[57]台 願望台灣
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
黑端豹斑蝶vs.黃蛺蝶 都在彈藥庫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花田日記之二 柯羅莎辣手摧花



原來是雜草去了一大半的田地,青籽長出只有三分之一,兼差的快樂農夫說,這幾天,還得加種。
2007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戀戀綠寶石 紀政&李文忠彈藥庫健走



自從宣佈參選2008立委選舉之後,前立委李文忠主打土城彈藥庫生態園區,來自雲林的李文忠,入住土城也近十年了,常去土城承天寺健走的人,都會常見到李文忠,於假日攜家帶眷地,在山區趴趴走,視土城為第二故鄉的李文忠,本於愛鄉愛土的理念,力推彈藥庫搬出土城,更戮力於台北看守所搬出土城。
而今這兩大阻礙土城發展30年的毒瘤之一的彈藥庫,終於遷出土城埤塘里,但台北縣長周鍚瑋竟建議,把台北看守所搬到彈藥庫的舊址,連標榜著〞爭尊嚴、保家園”的土城市長盧嘉辰都還表示:可接受,兩大地方父母官,如此沒有擔當的作為,對土城居民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
此番宣佈再投入戰局的李文忠,憑藉不屈不撓的精神,本諸”拒絕看守所土城投土城〞、"建設彈藥庫生態園〞兩大理念,李文忠先後已在土城彈藥庫,舉辦過50場的生態說明會,讓2000多位土城市民,深入土城彈藥庫園區,在9/16再邀飛躍羚羊紀政,在大台北的綠寶石,健走慢跑,只盼政府能保留這塊生態綠地,繁榮土城、綠化北縣。
對於李文忠力挺彈藥庫發展為生態園區,﹂反對看守所 不當遷移聯盟」樂觀其成,聯盟也祈盼,身為地方父母官的土城市長盧嘉辰,能夠改變初衷,反對看守所搬進彈藥庫的舊址,聯盟更期盼,盧嘉辰兌現當年競選土城市長的承諾--發展彈藥庫藝文咖啡館,而非開發破壞生態。